新聞中心
NEWS
微滴式數字PCR(ddPCR?)以其優(yōu)異的靈敏度,準確性和重復性受到全球科研人員喜愛。ddPCR?經典重溫系列,正是帶您重訪那些奠定技術基石的里程碑研究——2011年發(fā)表在《Analytical Chemistry》雜志的文章,不僅詳細介紹了ddPCR?技術的原理,工作流程,還將這項當時突破性的技術進行了應用拓展。通過三個實驗案例CNV,稀有突變和絕對定量實驗凸顯了ddPCR?技術超高的分辨率和靈敏度。
研究通過ddPCR?技術對7例HapMap樣本的3個目標基因(MRGPRX1、CYP2D6及X染色體)進行拷貝數變異(CNV)分析。實驗采用雙探針體系(目標基因FAM標記/參考基因RPP30 VIC標記),實現單孔同步檢測與內標校準。結果顯示:
1.MRGPRX1基因:單孔檢測即可精準區(qū)分1~6拷貝的連續(xù)變異狀態(tài)(圖a),突破傳統(tǒng)qPCR對多拷貝基因的分辨極限;
2.CYP2D6與X染色體:低拷貝數(1-3)變異亦呈現清晰聚類,證實技術對基因組微缺失/微重復的檢測效能;
3.CCL3L1基因(HIV易感關聯(lián)):在13例HapMap樣本中,ddPCR?技術測得NA18507樣本拷貝數為6.05,而NGS僅報告5.7(圖b)。值得注意的是,NGS因全基因組分散覆蓋導致靶基因區(qū)域平均測序深度僅30×,而ddPCR?技術通過靶向富集策略,單孔即可實現雙基因20,000×檢測通量——這一數量級差異解釋了二者在分辨率上的顯著差距。
這一案例凸顯了ddPCR?技術在靶向高精度定量中的獨特優(yōu)勢:其通過超高通量分區(qū)(單孔20,000微滴)與統(tǒng)計學模型,將檢測靈敏度提升至單個分子水平,為復雜CNV的臨床研究提供了可擴展的技術平臺。
通過微滴式數字PCR(ddPCR?方法)確定拷貝數變異狀態(tài)。(a)在HapMap樣本中對MRGPRX1、X染色體、CYP2D6和(b)CCL3L1基因的拷貝數變異狀態(tài)進行測量。(c)在正常和腫瘤乳腺組織中提取的DNA中,GRB7和ERBB2基因拷貝數變化的相關性。每個標記代表來自單個ddPCR?孔(約20,000個微滴)的拷貝數變異(CNV)測量結果。誤差條表示每個拷貝數測定的泊松95%置信區(qū)間。
實驗二:稀有突變檢測
通過體系優(yōu)化,實時定量PCR(qPCR)對突變等位基因的檢測下限可達1%。而基于相同TaqMan探針體系,微滴數字PCR(ddPCR?技術)通過物理分區(qū)策略實現了技術性能的躍升:其將目標突變DNA從高達10^5倍的同源野生型背景中分離,使突變/野生型有效富集倍數提升2萬倍。
理論模型表明,突變分子的富集效率與反應體系的分區(qū)數呈正相關——單個樣本的2萬微滴分區(qū)使每個反應單元的競爭性擴增干擾降至可忽略水平。
以BRAF V600E突變?yōu)槔?,雙探針TaqMan檢測驗證了該技術的超敏特性:在野生型DNA絕對優(yōu)勢(突變頻率0.001%)的極端條件下,ddPCR?技術仍能穩(wěn)定檢出突變信號,靈敏度較qPCR提升三個數量級。
值得注意的是,該技術可通過增加樣本投入量(經限制性酶切預處理降低粘度)進一步突破檢測極限,為臨床痕量樣本(如循環(huán)腫瘤DNA、胎兒游離DNA)分析提供解決方案。
此項突破性進展標志著分子診斷進入"萬分之一"靈敏度時代:研究者得以在單堿基分辨率下解析<0.01%的稀有突變,為微小殘留?。∕RD)監(jiān)控、無創(chuàng)產前診斷(NIPT)及腫瘤早篩等場景開辟精準量化新途徑。
通過ddPCR?系統(tǒng)檢測在同源野生型DNA背景下BRAF V600E稀有突變等位基因。將突變細胞系DNA進行系列稀釋,置于恒定的野生型人類基因組DNA背景中。微滴分區(qū)減少了競爭性擴增效應,使得檢測限可低至0.001%的突變比例,比實時定量PCR(qPCR)提高了1000倍。該突變細胞系中BRAF V600E的含量為35%,由ddPCR?技術測量得出。
實驗三:cfDNA的絕對定量
通過ddPCR?技術對19例孕10-20周孕婦血漿中的胎兒游離DNA進行絕對定量。針對cfDNA片段化、低豐度的特性,采用雙策略檢測體系:基于SRY基因標記男性胎兒DNA,同時利用甲基化酶切(HhaI/HpaII)選擇性保留胎兒高甲基化RASSF1基因,結合管家基因(β-actin)實現總DNA定量。
結果顯示,胎兒DNA占比(胎兒負荷)為2.1%-11.9%,其中男性樣本的甲基化RASSF1與SRY定量結果高度相關(R2=0.937),驗證了女性胎兒檢測的可靠性。相較于NGS技術(全基因組平均深度30×),微滴式數字PCR通過單孔2萬次檢測事件實現靶向超高靈敏度,在CCL3L1基因拷貝數分析中分辨率優(yōu)于NGS(6.05 vs. 5.7拷貝)。該技術突破性別依賴限制,為無創(chuàng)產前診斷提供普適性解決方案,并推動液體活檢向更早孕周及腫瘤早篩領域拓展。
對男性和女性胎兒的無細胞血漿中循環(huán)胎兒和母體DNA的絕對定量。
(a) 使用SRY(紅色條)和高甲基化RASSF1(藍色條)定量胎兒DNA濃度。胎兒DNA的RASSF1基因高甲基化,而母體DNA低甲基化。通過甲基化敏感限制酶選擇性消化低甲基化部分,保留高甲基化的胎兒DNA用于定量。
(b) 總DNA濃度(黑色條)為六次獨立檢測的加權平均值,包括未消化的RASSF1、β-肌動蛋白、RNaseP和TERT。
(c) 胎兒負荷通過SRY/總DNA(僅男性胎兒)和RASSF1/總DNA(男性和女性胎兒)比值計算。男性胎兒中,SRY與RASSF1胎兒負荷的相關系數為97.3%。由于胎兒DNA并非完全高甲基化,部分樣本的RASSF1胎兒負荷低于SRY測定值。
ddPCR?技術還有更大的威力,更廣的應用,如何利用微滴式數字PCR的特性挖掘出更多的場景,我們共同努力。
* BIO-RAD 是 BIO-RAD LABORATORIES, INC. 在特定區(qū)域的商標。 * 本產品僅用于科研用途,不用于臨床診斷。